凡是冠以“设计师”这个称号的人,在大众习惯性的认知里,应该都算得上是整个行业里的精英,如果翻看这个设计师的履历,从业时间过十年甚至更久的,参与过的项目和完成的作品又特别亮眼的,那这样的人是行业里的“大师”。
大师一出,谁与争辉!他们出入各家公司,都有助手随性;他们所到之处,凡是与之有所交集的,无不对其投入崇拜的目光;他们是行业里的明星,举手投足都有可能登上行业媒体的头条;他们永远都拥有的话语权,是行业大佬梦寐以求所追逐的对象……
他们所在的企业会不惜成本为他们包装,将他们的形象大肆向公众推广,因此我们在很多公共场合都能够看到以这些设计师形象为主的企业宣传广告,似乎在这些企业的推广理念里,设计师才是真正的“企业招牌”!
这才是与设计师这个专业度很高的群体应该匹配的待遇,比如装修设计师、软装设计师、汽车设计师、各种产品设计师等等。可并不是所有的行业设计师都有如此待遇,比如有这么一个群体可谓是设计师群体里悲哀的:网页设计师!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各个行业设计师的发展结果来看,比如装修设计师,他们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资源的累计,水平的不断提升,眼界不断开阔,都能够平稳地往金字塔尖上升,他们就好比酒一样,越久越香;但网页设计师的境遇则大大不同,可以说大部分设计师终都可能选择转行或多元化发展,虽然具备非常专业的网页设计能力,但如果完全依赖于给客户设计网站谋生,不客气的说,后可能会“饿死”,至于行业的金字塔尖究在哪儿,永远都看不清,更到不了。
网页设计师为什么会这么惨?
、作品的特殊性
网页设计师的作品自然是网站设计,而网站这个东西是看得见却摸不着的产品,既然是产品,自然是要为企业获取利益的,于是如何缩短工期、如何一味的取悦客户就成了企业对设计师们考核的核心指标,设计师为了能够多完成订单,迫于企业的管理压力,于是把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在了方式方法上,而忽略了设计师本应不断加强的“设计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网站设计与其他设计作品大的区别在于,设计师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法律对于原创设计也存在保护性条款;设计作品一旦放上互联网,非常容易被人模仿,甚至抄袭,且几乎零风险,因此在不少人的认知里,都觉得网站设计“根本不值钱”,更悲哀的是,即便专业设计师也基本不太会真正的为了原创而原创,就我们而言,基本上是找不到带有某明星设计师的设计特征,大家千篇一律,纯粹为了迎合市场而为。
第二、外行指导内行
客户是花钱的,是上帝,因此对于网页设计效果习惯性的指指点点,而且他们的意见必须要求设计师来实现,哪怕设计师告知“这么做是不专业的”,客户也基本不会采纳。笔者一直很奇怪,为什么其他行业的设计师都能够掌握的话语权,偏偏网页设计师始终处于弱势一方?
第三、企业对待设计师的态度
不用奢望网络公司会对他们的设计师进行包装,打造成明星设计师,就连重视程度也是差强人意,在不少企业来看,对于程序开发人员似乎更加青睐,他们才是真正的“技术人员”,掌握着“企业生产命脉”,当然给予的支持和待遇也更高,至于网页设计师,地位和待遇也只能往后排一排了。
第四、入行门槛太低
成为网页设计师恐怕是所有设计师门槛低的,只要会PS,只要对HTML熟悉,只要掌握基本的前端技术,就能够成为设计师,而这些技能很多高校是有相关专业的,即便是其他行业的“半路出家”人,也只需花费一点学费,在外报个速成班,就能够很快上岗,在他们的认知里,所谓的网页设计就是在网上找个模板改一改,再按照客户要求调一调,就成。
第五、不健康的行业
网站建设行业从来就没有做到真正的规范,既没有针对性的法律条文,也没有具体的行业规范,大大小小的公司都是各自为政,想怎么经营就怎么经营,同一个需求不同的公司,给出的报价让人实在看不懂,导致行业里的很多公司为了逐利不惜恶性竞争,挣一单是一单,目光短浅,缺乏诚信。试想,即便再有才华,再有抱负的设计师们,又如何能够踏实安心的为了追求艺术而放弃面包呢?
网页设计师后的结局无非有三:转行或转专业,在规模较大的网络公司里常常能够看到前台转后台,通俗说就是设计转编码,设计师变成程序员;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前端开发能力,成为前端设计师或前端开发工程师,其实这也算变相的成为程序员;自己创业,不一定还是网站建设行业。
一个网页设计师和一帮其他行业的设计师坐在一起,当其他设计师侃侃而谈各自的收获,甚至是不经意的炫富时,网页设计师恐怕只剩自卑,这是网页设计师的悲哀,更加是整个建站行业的悲哀,但他们无奈,无奈。